2024届高三11月九师联盟质量检测(X)历史试卷及答案
2024届高三11月九师联盟质量检测(X)历史试卷及答案
高三历次考试关注度都比较高,参考价值较大,为更好地帮助2023-2024学年高三师生有效提升各学科备考复习效率,了解各科考点,小编在下文整理了高三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,供大家对照参考!
1.B考查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。孔子“仁者安仁”和“知者利仁”讲的是仁者安心于仁道,智者利用并推广仁德为民谋幸福。孟子认为君主要对百姓进行教化,就需要先满足百姓日常基本生活。荀子强调儒家思想注重人伦日用(注重道德原则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运用),结合所学可知,儒学思想家具有注重人伦日用的济世情怀,故B项正确。材料中没有强调儒学溯源,故排除A项;荀子的“万物之怪,书不说”已经说明儒家对自然规律探求不甚关注,结合所学可知,孔孟思想注重伦理道德原则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运用,故排除C项;先秦儒学并未受到统治者的重视,故排除D项。
2.C考查汉朝君主专制的加强。材料核心思想是侍中由汉初掌杂事发展为汉武帝时期中朝决策机构,而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沦为外朝执行机构,这种调整适应了汉武帝加强皇权统治的需要,故C项正确,排除A项。材料与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及与选官制度无关,故排除B、D两项。
3.A考查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,宋朝时期,吴、越、闽、蜀“一亩所出,视他州辄数倍”,以两浙的生产方式作为其他地区的示范,这反映出当时南方区域的农业精耕细作技术居于全国先进行列,故A项正确。材料没有体现农业生产的市场化趋向,故排除B项;“吴越闽蜀”不属于中原地区,故排除C项;材料仅能体现宋朝“重农”,但无法体现抑商,故排除D项。
4.B考查元朝经济和货币。根据材料中元代历年纸币发行量的统计来看,军事活动越是频繁的时期,相应的货币需求量也就越大;纸币发行量骤降的时期,则往往是帝位更替或者军事活动贫乏的时期;元顺帝后期,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踵而来,纸币制度也一度混乱不堪。由此可见,元朝军事活动的扩张与货币制度的演变有着密切的联系,军事的大幅扩张需要政府筹集更多的军费,纸币的印造相对容易,正好顺应了这一需求,故B项正确。材料没有体现元朝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实用性,故排除A项;商品流通结构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,故排除C项;材料只涉及元朝历年发行的纸币,没有涉及其他货币类型,故排除D项。
5.D考查明朝内阁制度。根据材料“内阁行移,皆用翰林院印”可知,内阁公文行移需借用翰林院的名义,这表明内阁是依附在翰林院之下的,相较于其他机关而言缺乏一定的独立性;而黄宗羲的话更是反映出内阁权力的行使受到了种种限制,这种限制首先来自于皇权,其有何种职权,权力的大小,如何行使,皆取自皇帝的意旨。结合明朝相关史实可知,这些现象符合明朝强化君主专制权力的需要,强化了皇权专制体制,故D项正确。材料中未涉及明朝决策机制发生异变,故排除A项;材料中没有涉及都察院,故排除B项;封建王朝政治黑暗的根源在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本身,故排除C项。
2024届高三11月九师联盟质量检测(X)历史试卷及答案